世人慌张张,不过为了碎银几两 ,可是这偏偏碎银几两,能解世间 万千愁绪 。大家付出劳动,获得报酬是一件 理所应当 的事情,但是因为所做的工作不一样,所以 劳动报酬 也不尽相同。由于古时候和现在相比 物价不同,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古人的一项工作的劳动报酬,那么必须要以现今的物价来 换算。 古时候有一个非常 展开剩余91%神秘的职业 ,从事这一项工作的人, 体型彪悍 , 怒目圆睁, 手起刀落就是一条人命,这就是 刽子手 。刽子手算是 公职, 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做这一项工作。 佛说,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而刽子手一生杀人无数,遭的 杀业太多 ,必然会 有损阴德 ,有损子孙的 福报, 所以很多的刽子手都是 一生孤独。 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在 清朝末年刽子手的收入到底是多少? 刽子手不算是 全职 的公职人员,在古时候 处斩 并不是每一天都有的,都会统一在同一个 时节, 比如 秋后 ,所以刽子手也在那一段时间,是 最忙碌 的时期,平常大部分都很 闲暇 。朝廷为了 缩减开支 ,他们会选择 兼职 的形式,有工作的时候会召集刽子手来,没有工作的时候,刽子手 自行找营生去 。 所有的刽子手比的不仅仅是 力气大 ,更重要的是 胆量和技巧。 清朝末年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在任何时代只要 经济贫困 ,就会有很多人为了赚取 高昂的佣金 ,而不惜 以身犯险 ,更不在乎 虚无飘渺 的鬼怪之说。 渐渐地刽子手这一行业也有了发展,他们形成了一个 体系 ,有一位 名师负责培训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徒弟都能够出师。因为这一行 过于晦气, 纵然佣金很高除非迫不得已,不然很少有人愿意去做 伤害 别人性命的事情。 根据清朝末年最后一个 刽子手邓海山回忆, 从他的口述中我们渐渐得知,刽子手这一行业 不为人知的秘密。邓海山 说是因为他 家境贫寒,流落街头, 为了活下去才不得已跟着师傅学了这门手艺。这一行入门之后,首要的条件就是 力气大 , 胆量 也要大。 而每一天练习的过程也非常简单,起床之后,每一天 练习砍树, 这一部分练习主要是 增加力气 ,当师傅满意了之后,邓海山就进行下一个流程, 砍冬瓜 。砍冬瓜不是在练习力气了,而是在 练习技巧。 要求 手起刀落 , 瓜不必砍断 ,留下一层皮,达到 砍而不断 的境界,这就算是 出师 了。 有了力气,有了技巧,接下来就要 练习胆量 ,很多人都在这一部分练习,因为 心生胆怯 退出了。为了练习徒弟们的胆量,他们会将徒弟们带到 乱葬岗 ,而且要在乱葬岗 过夜 。古人非常的 迷信 ,乱葬岗阴气比较重,所以很多人无法忍受最终都 被淘汰。 古时候处决犯人都是 在秋后 ,所以在那一时节,也是刽子手 最忙 的时候。如今电视演绎的刽子手一般 手起刀落,一刀毙命 ,可是曾经朝廷有规定行刑的时候, 不可以一次性 地将罪犯的头颅砍下,他们有固定的标准,一般要求 分六次 , 六刀 之后,才可以将罪犯的投入砍下。 当然也有极个别的情况,某一位犯人 得罪了权贵, 可能就要忍受 巨大的痛苦 。比如曾经的 谭嗣同 就因为得罪了 慈禧太后, 用了 30刀 才将其头颅砍下。所以这一行仅仅有 蛮力 是不够的,更多的是技巧和胆量。 刽子手每一次行刑大概收入是 四块银元 ,而每一次的工作没有明确的规定具体行刑的人数,平均下来的话大概是 一颗头颅,一块银元 。从清朝时期的物价和现在的 物价兑换 的话, 一块银元大概是350元左右。 因为具体行刑的时候,朝廷有明确的 规定 具体砍几刀,而犯人家属 不忍心 家人在死前受到 折磨 ,所以会悄悄地给刽子手一些 福利 ,让刽子手能够 手脚麻利 一些,如此一来,便可以让犯人少受些罪。刽子手工作的那几个月是有 底薪 的,而且到了年节,朝廷也会给相应的 福利 ,算上 绩效奖金, 以及 福利收入 ,一个刽子手一年大概有 几百块银元 。 结语: 虽然刽子手的收入很高,但是仍然没有几个人愿意尝试,刽子手有无法与家人 共同享受生活 ,因为他们 工作的特殊性, 所以很少有女性愿意嫁给他们,担心他们 刀口见了血 ,就必须要 以血养刀 了,生活中万一磕磕碰碰得罪了刽子手,那么必定 惶惶不可终日 。 发布于:天津市 |